京口情人別久,揚(yáng)州估客來疏。 潮至潯陽回(一作來)去,相思無處通書。 村叟昔嘗為宰,溪民今未忘吾。 汝父德薄勿效,前有子野易□(盧本作于)。 昏花廢干祿書,麻嗏類辟瘟符。 草字見嗤醉禿,小楷難付官奴。 無復(fù)燃藜照向,徒以親燈觀符。 掩卷嫌收⑴穢史,絕纓⑵罵玄老奴。 ⑴ 原缺,據(jù)《永樂大典》卷一九六三七補(bǔ),盧本作莽 ⑵ 二字原缺,據(jù)《永樂大典》補(bǔ) 昔燕見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 醉翁之耳雖白,坡仙之鬢已禿。 雖無百官宗廟,薄有先人田廬。 子云飯疏飲水,通也彈琴著書。 世情喚做三絕,佛眼譬之六如。 當(dāng)日最宜為誥,而今老不中書。 冠非責(zé)童子禮,兒必讀手澤書。 簞瓢回也不改,宗廟赤爾何如。 誰識天閑老驥,不爭日暮長途。 送盡青云九子,歸去扁舟五湖。 多謝紛紛云雨,相忘渺渺江湖。 坐隅但忌占鵩,屋上何煩譽(yù)烏。 石湖今日開爐,紙窗銀白新糊。 童子燒紅榾柮,老翁睡煖氍毹。 石湖今日開爐,兩壁仍安畫圖。 萬事篆煙曲幾,百年毳衲團(tuán)蒲。 石湖今日開爐,俗家恰似精廬。 抆涕雖無情緒,吟詩卻有工夫。 徐生脫水雙魚,吹沫相看晚圖。 老矣個中得計,作書遠(yuǎn)寄江湖。 顏子置身陋巷,屈原放跡江湖。 何似我公歸去,馬羸不厭長途。 著論信子真輩,疾惡真元叔徒。 雕龍固擅當(dāng)世,希驥不應(yīng)老夫。 野屋定堆落葉,山徑應(yīng)鋪石蕪。 一別經(jīng)秋不到,隔籬黃犬誰呼(以上《汶陽端平詩雋》卷四)。 茗碗要看三昧,齋盂來飯伊蒲。 坐對禪房花木,夢成午枕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