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291七絶 2541五律 368七律 447五排 1 485四言 35六言 159古體 11202樂府 80 7 151 33辭賦 8琴操 2 19其他 253聯(lián) 299
五烏
陰平  [鋪蓋] 禿 洿 ? [更多…]

陽平  [讀書] 峿 術(shù) 跿 [更多…]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畗 烏韻,平聲 (fú):
畗 啊韻,平聲 (dá):

拼音:dá  韻部:
  • 古同“”。

拼音:fú  
  • 1. 古同“”。
  • 2. 滿。
康熙字典

  • 集韻》答,古作畗。 (合韻)
  • 註詳竹部六畫。
  • 又《五音集韻》古文福字。註詳示部九畫。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滿也。方言。悀偪滿也。凡以器盛而滿謂之悀。注言涌出也。腹?jié)M曰偪。注言勅偪也。按廣雅悀愊滿也、本此。而玉篇云。腹?jié)M謂之涌。腸滿謂之畐。與今本方言異。玄應(yīng)書畐塞注曰。普逼切。引方言畐滿也。是則希馮、玄應(yīng)所據(jù)方言皆作畐也。許書無偪、逼字。大徐附逼於辵部。今乃知逼仄、逼迫字當作畐。偪逼行而畐廢矣。荀卿子。充盈大宇而不窕。入?yún)s穴而不偪。淮南兵略訓(xùn)。入小而不偪。處大而不窕。凡云不偪者、皆謂不塞?;茨蟼m眞訓(xùn)。處小隘而不塞。要略訓(xùn)。置之尋常而不塞。氾論訓(xùn)。內(nèi)之尋常而不塞。齊俗訓(xùn)。大則塞而不入。小則窕而不周。偪與塞義同。畐偪正俗字也。釋言曰。逼、迫也。本又作偪。二皆畐之俗字。從高省。謂?也。象高厚之形。謂田也。凡畐之屬皆從畐。讀若伏。芳逼切。按畐伏二字古音同在第一部。今音同房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