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1816七絶 14860五律 4087七律 4467五排 45七排 1 4535四言 480六言 700古體 106232樂(lè)府 585 109 832 215辭賦 54琴操 8 191其他 1033聯(lián) 1226
十二恩
陰平  [勝也] 椿 [參差,人參] [馚馧] [更多…]

陽(yáng)平  門(mén) 蘋(píng) [劍鼻] 澿 [更多…]
漢語(yǔ)字典
多音字辨析:
栟 英韻,平聲 (bīng):
栟 恩韻,平聲 (bēn):

拼音:bīng  韻部:
  • 〔~櫚〕古書(shū)上指“棕櫚”。
康熙字典

  • 俗栟字。 (庚韻)
  • 唐韻》府盈切《集韻》《韻會(huì)》??盈切《正韻》補(bǔ)明切,??音幷。 (庚韻)
  • 說(shuō)文》栟櫚,椶也。《正字通》栟櫚木高一二丈,葉如蒲扇,葉下有毛如鬉,故謂之鬉櫚。亦作椶櫚。《張衡·南都賦》楈??栟櫚。《李善註》皮可爲(wèi)索?!?a target='_blank'>唐書(shū)·南蠻傳》訶陵國(guó)雖大屋亦覆以栟櫚。
  • 又作幷?!?a target='_blank'>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卽栟櫚也。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shuō)文解字注》

栟櫚、逗。椶也。各本奪椶字。今依韻會(huì)本補(bǔ)。廣雅、劉逵引異物志皆曰。栟櫚、椶也。上林、甘泉賦字作并閭。南都、吳都賦字作栟櫚。許書(shū)有栟無(wú)櫚。櫚因栟之木旁而同之耳。從木。??聲。府盈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