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楫

共 5 首
贈山東都司 元末明初 · 鄭道傳
五言律詩
四海同文日,三韓入貢秋。
相逢盡英俊,高楫慰淹留。
鐘阜連天起,龍江繞郭流。
謝公題詠處,真?zhèn)€帝王州。
秋江晚渡 明 · 陳獻章
七言絕句
扁舟何處渡長津,水闊煙生不見身。
莫向西巖斂高楫,天涯時有暮歸人。
李泌當(dāng)年一獻身,豈無高楫濟長津。
觀風(fēng)夷夏詩多采,補闕朝廷疏屢陳。
阿閣九苞回彩鳳,急風(fēng)千丈挺霜筠。
因君卻憶吳司諫,曾以龍光射釣綸。
洪鈞播萬物,元氣囿群形。
日月遞照灼,歲時代遷更。
四十冉冉至,將來恥脩名。
道遠(yuǎn)期力及,晷刻不暫停。
先正有遺言,拳拳宜服膺。
雌守信抱樸,天全在遺榮。
自得澹無為,夸父豈足矜。
翩彼黃鵠飛,寧與燕雀爭。
少年成丑老,朝槿隕夕英。
自非王子喬,誰能閱千齡。
高楫餐霞客,延年學(xué)長生。
天乾□□,飽風(fēng)一葉。
江神送帆,圣后攸涉。
忽銀屋之中沸兮,愕黃鱗之負(fù)鹢。
烘千電兮焚海,激萬雷兮崩岳。
付顛沈于須臾,奪舟中之魂魄。
圣不變而蝘視,龍乃格而遁匿。
方其胼胝八載,績父不績。
三呱三過,不家于國。
開■嵱而殺洚,疏??嵼而分洪。
鑿巀嶭而下瀨,刊嵬?以走瀧。
得應(yīng)龍以劈峻,鎮(zhèn)巫祈以杜孽。
竟風(fēng)沙之茫然,民下巢而火粒。
云既土而夢乂,乃海四而州九。
爰騰傾而赴勢,亙?nèi)f里之回互。
既略既夷,貢匪以土。
壤白黑赤,田上中下。
于是舟航八極,輪鬣四野。
有行即屆,何往不通。
遂乃卜晴晝候長風(fēng),理高楫橫大江。
波盡伏濤不揚,榜人唱海童藏。
陽侯、河伯之屬奔走以轇轕兮,乾端坤倪兮霾曀晴。
方利行乎四方,快云帆之高張。
倏戕風(fēng)之暴起,致駭浪之蕩潏。
迨中江而未濟,勢摧檣而墜楫。
夫何放菹之馀蟲,乃于焉而肆毒。
黃其身兮赤其目,露牙角之千尺。
劈層瀾以躨跜,背孤舟而出沒。
風(fēng)云九萬,霹靂一穴。
舟中圣人,波底乖龍,彼帽黃而戴黔,盡膽掉而股慄。
然大圣之莫惻,視喘蝝而不色。
況生寄而死歸,肯爾蟲之惴怯。
龍聞言而觀色,識大禹之在是。
爰赧德而怛威,乃俛首而低尾。
因忽不見,神耶鬼耶,何所為而來,何所見而逝耶。
忽來倏往,靈怪矣哉。
嗚呼,禹如天龍如神,天使神神聽天。
禹可使龍,龍豈禹侮。
禹可懼龍,龍豈禹懼。
然則是龍也,伏禹神薰禹德,詟禹靈淪禹澤。
畏禹變化,怵禹不測。
故奔走以警蹕,護木道以翱翔。
呵罔象兮喝馬銜,叱鯪鯤兮逐鵬鯨。
甘背負(fù)以服役,遏群妖而莫呈。
將駕越而奮迅,替篙師之鴉戛。
然舟人之汝懼,圣為人而不悅。
龍體禹而即逝,諒進退之唯命。
噫乎茲蟲之至靈,孰若斯人之至圣。
是知龍之所能者雨也澤也,而所不能者疏導(dǎo)。
龍之所善者雷也電也,而所不善者拯濟。
無龍則旱一世,無禹則溺萬古。
無龍則雨師雷公兮猶可理陰陽,無禹則天不天地不地。
人不人而龍不龍,此禹之所以為龍懼,而龍不能懼禹色而動禹中也。
偉濟江之不變,與大麓之不迷。
允執(zhí)厥而相傳,先后圣之一規(guī)。
頌曰:蜿蜿黃龍,鬐刺天兮。
巍巍玄圣,德齊天兮。
龍之來兮圣使然,龍之逝兮圣使然。
不神而神,非天而天。
無以議為,微禹吾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