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拓跋郁律
相關人物:
共 9 位
。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涼州民謠
魏晉 ·
無名氏
《魏書》曰:于時天下喪亂。唯涼州獨全。張寔自恃眾強。轉(zhuǎn)為驕恣。
平文皇帝
四年。寔為左右閻沙等所殺。先是謠曰云云。寔所住室。梁間有人象而無頭。久之乃滅。寔惡之。示幾見殺。
蛇利炮。
蛇利炮。
公頭墜地而不覺
(○魏書張寔傳。)
。
大獵賦
(720年)
盛唐 ·
李白
白以為賦者古詩之流。辭欲壯麗。義歸博達。不然。何以光贊盛美。感天動神。而相如子云。競誇詞賦。歷代以為文雄。莫敢詆吁。臣請語其大略。竊或褊其用心。子虛所言。楚國不過千里。夢澤居其大半。而齊徒吞若八九。三農(nóng)及禽獸無息肩之地。非諸侯禁淫述職之義也。上林云。左蒼梧。右西極??计鋵嵉?。周袤才經(jīng)數(shù)百。長揚夸胡。設網(wǎng)為周阹。放麋鹿其中。以搏攫充樂。羽獵于靈臺之囿。圍經(jīng)百里而開殿門。當時以為窮壯極麗。迨今觀之。何齷齪之甚也。但王者以四海為家。萬姓為子。則天下之山林禽獸。豈與眾庶異之。而臣以為不能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
平文
論苑囿之小。竊為微臣之不取也。今圣朝園池遐荒。殫窮六合。以孟冬十月。大獵于秦。亦將耀威講武。掃天蕩野。豈淫荒侈靡。非三驅(qū)之意邪。臣白作頌。折衷厥美。其辭曰。
粵若皇唐之挈天地而襲氣母兮。粲五葉之葳蕤。
惟開元廓海宇而運斗極兮??偭ブ馕酢?div id="cwpjcwq"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_1366892_comment'>
誕金德之純精兮。漱玉露之華滋。
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參乎兩儀。
括
眾妙
而為師。明無幽而不燭兮。
澤無遠而不施。慕往昔之三驅(qū)兮。
順生殺于四時。若乃嚴冬慘切。
寒氣
凜冽
。不周來風。
元冥掌雪。木脫葉。
草解節(jié)。土囊煙陰。
火井冰閉。是月也。
天子處乎元堂之中。餐八水兮休百工。
考王制兮遵國風。樂農(nóng)人之閒隙兮。
因校獵而講戎。乃使神兵出于
九闕
。
天仗
羅于四野。徵水衡與
林虞
。
辨土物之眾寡。千騎
飆掃
。
萬乘雷奔。梢扶桑而拂火云兮。
刮月窟而搜寒門。赫
壯觀
于今古。
嶪搖蕩于乾坤。此其大略也。
而內(nèi)以中華為天心。外以窮發(fā)為
海口
。
豁咽喉以洞開。吞荒裔以盡取。
大章按步以
來往
??涓刚癫叨甲?。
足跡乎日月之所通。囊括乎陰陽之未有。
君王于是撞鴻鐘。發(fā)鑾音。
出鳳闕。開宸襟。
駕玉輅之飛龍。歷神州之層岑。
游
五柞
兮瞰三危。挾細柳兮過上林。
攢高牙以總總兮。駐華蓋之森森。
于是擢倚天之劍。彎落月之弓。
昆崙叱兮可倒。宇宙噫兮增雄。
河漢為之
卻流
。川岳為之生風。
羽毛
揚兮九天絳。
獵火
燃兮千山紅。
乃召蚩尤之徒。聚長戟。
羅廣澤。呵雨師。
走風伯。
棱威
耀乎雷霆。
烜赫震于蠻貊。陋梁都之體制。
鄙靈囿之規(guī)格。而南以衡霍作襟。
北以岱恒作袪。夾東海而為塹兮。
拖
西冥
而流渠。麾九州之珍禽兮。
回千偫以坌入。聯(lián)八荒之奇獸兮。
屯萬族而來居。云羅高張。
天網(wǎng)密布。罝罘綿原。
峭格掩路。蠛蠓過而猶礙。
蟭螟飛而不度。彼層霄與翳榛。
空翔鳥與伏兔。從營合技。
彌巒被岡。金戈森行。
洗晴野之寒霜。虹旗電掣。
卷長空之飛雪。吳驂走練。
宛馬蹀血??M眾山之聯(lián)綿。
隔遠水之明滅。使五丁推峰。
一夫拔木。下塹高頹。
深平險谷。擺椿栝。
開林叢。喤喤
呷呷
。
盡奔突于場中。而田疆古冶之疇。
烏獲中黃之黨。超崢嶸。
獵蒼莽。喑嗚哮?。
風旋電往。脫文豹之皮。
抵元熊之掌。批狻手猱。
挾三挈兩。既徒搏以角力。
又揮鋒而爭先。行甝號以鶚睨兮。
氣赫火而歊煙。拳封貒。
肘
巨狿
。梟羊應叱以斃踣。
?貐亡精而墜巔?;蛩槟X以折脊。
或噴髓而飛涎。窮遐荒。
蕩
林藪
。扼土伯。
殪天狗。
脫角
犀頂。
探牙象口。掃封狐于千里。
捩雄虺之九首。咋騰蛇而仰吞。
拖奔兕而卻走。君王于是峨
通天
。
靡星旃。奔雷車。
揮電鞭。觀壯士之
效獲
。
顧三軍而欣然。曰夫何神詟鬼慄之駭人也。
又命建夔鼓。勵
武卒
。
雖轥轢之已多。猶拗怒而未歇。
集赤羽兮照日。張烏號兮滿月。
戎車
轞轞
以陸離。彀騎煌煌而奮發(fā)。
鷹犬之所
騰捷
。飛走之所蹉蹶。
攫麇麚之咆哮。蹂豺貉以掛格。
膏鋒染鍔。填巖掩窟。
觀殊材與逸偫。尚揮霍以出沒。
別有白??飛駮。窮奇貙獌。
牙若錯劍。鬣如叢竿。
口吞殳鋋。目極槍櫓。
碎瑯弧。攫
玉弩
。
射猛彘。透奔虎。
金鏃一發(fā)。旁疊四五。
雖
鑿齒磨牙
而致伉。誰謂南山
白額
之足睹。
總八校。搜四隅。
馳專諸。走都盧。
趫喬林。撇絕壁。
抄獑猢。攬貊?
(豸國)
。
囚鼬鼯于峻崖。頓豰貜于穹石。
養(yǎng)由
發(fā)箭
。奇肱飛車。
巧括更羸。妙兼蒲且。
墜鸀鳿于青云。落鴻雁于紫虛。
捎鸧鴰。漂鸕●90CD。
彈地廬??丈窬?。
斬飛鵬于日域。摧大鳳于
天墟
。
龍伯
釣其靈鰲。任公獲其巨魚。
窮造化之譎詭。何
神怪
之有馀。
所以噴血流川。飛毛灑雪。
乍若乎高天雨獸。上墜于大荒。
又似乎積禽為山。下崩于林穴。
陽烏沮色于旭日。陰兔喪精于明月。
思騰裝上獵于太清。所恨穹昊之路絕。
而忽也莫不海晏天空。萬方來同。
雖
秦皇
與
漢武
兮。復何足以爭雄。
俄而君王茫然改容。愀若有失。
居安思危。防險戒逸。
斯馳騁以狂發(fā)。非至理之宏術。
且夫
人君
以端拱為尊。元妙為寶。
暴殄天物。是謂不道。
乃命去三面之網(wǎng)。示六合之仁。
已殺者皆其犯命。未傷者全其天真。
雖剪毛而不獻。豈割鮮以染輪。
解鳳凰與鸑鷟兮。旋騶虞與麒麟。
獲
天寶
于陳倉。載
非熊
于渭濱。
于是享獵徒。封勞苦。
軒
行炰
。騎酌酤。
韜
兵戈
。火網(wǎng)罟。
然后登九霄之臺。宴八纮之圃。
開日月之扃。辟生靈之戶。
圣人作而萬物睹。覽蒐岐與狩敖。
何宣成之足數(shù)。哂穆王之荒誕。
歌白云于西母。曷若飽人以澹泊之味。
醉時以醇和之觴。鼓之以雷霆。
舞之以陰陽。虞乎神明。
狃于道德。張無外以為罝。
琢太樸以為杙。頓天網(wǎng)以掩之。
獵賢俊以御極。若此之狩。
罔有不克。使天人晏安。
草木蕃殖。六宮斥其
珠玉
。
百姓樂于耕織。寢鄭衛(wèi)之聲。
卻靡曼之色。天老掌圖。
風后侍側(cè)。是三階
砥平
。
而皇猷允塞。豈比夫子虛上林。
長楊羽獵。計麋鹿之多少。
誇苑囿之大小者哉。方將延榮光于后昆。
軼元風于邃古。擁
嘉瑞
。
臻元符。登封于太山。
篆德于社首。豈不與乎七十二帝同條而共貫哉。
君王于是回蜺旌。返鑾輿。
訪廣成于至道。問大隗之幽居。
使罔象掇元珠于赤水。天下不知其所如也。
子夏山
北宋 ·
趙瞻
山因先師成令名,人心仰止懸青冥。
文侯北面款山扃,石室至今猶南傾。
直松萬林天籟聲,長材大棟資連甍。
溪泉四出照骨清,潤物功溥民罔爭。
朝兮新云澤根莖,暮兮和風發(fā)勾萌。
山川氣稟天地英,民何知為夫子靈。
魏最稱治由師經(jīng),晉俗自是多諸生。
時尚辭華取未精,皓首學行徒修明。
非無神降弼王庭,國朝當議
平文
衡。
斯文未喪吾道亨,商之傳授今可行。
木蘭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
元 ·
盧摯
問東風何似,早吹綠、洞庭波。
要催起江頭,梅妝的皪,柳態(tài)婆娑。
遙知玉墀鹓鷺,對青陽、綠禁郁嵯峨。
歡動云間閶闔,應收雪外蓬婆。
誰將瑤瑟托湘娥。
穎客播弦歌。
向執(zhí)法森然,壽星明處,陡頓春多。
衡君也能三呼,更雙成度曲奏云和。
如許升
平文
物,仍逢混一山河。
按:天下同文補遺
送趙司勛給假歸浙
明 ·
鄧林
重陽節(jié)去秋將晚,北風獵獵吹南雁。
故人別我歸賦歟,臨岐握手情無限。
憶昔修書游木天,識君今已二十年。
天潢分派公族浚,冰玉為質(zhì)人中仙。
少年讀書破萬卷,海天空闊鵬程遠。
秋風折桂步蟾宮,曉日觀花游上苑。
石渠論列集鉅儒,君從璧水來與俱。
書交當世知名士,遍閱人間未見書。
歸來再歷霜臺試,高出時人幾頭地。
逼人富貴來骎骎,唾手功名良易易。
冬官庶務稱浩繁,郎署優(yōu)游十載間。
封章判牘無滯事,哦詩瀹茗多馀閑。
政成入向明光奏,冢宰盛陳君績茂。
進階已覺大夫榮,錫誥尤蒙恩寵厚。
君司勛級我司封,我居西署君居東。
金蘭膠漆衷情舊,風雨寒暄苦樂同。
玉瓶酌盡陽關酒,可別此生
平文
□。
岸上行人歌竹枝,船頭羌笛吹楊柳。
布帆十幅掛長風,極目江天連斷鴻。
薊門蒼樹蒼茫外,吳會云山縹緲中。
淮河鯉魚紅尾短,相思只恐書來緩。
驛路逢梅只自吟,江亭見月同誰玩。
富陽咫尺近臨安,十景江山畫里看。
梁尹出郊迎吏部,家嚴望闕拜封官。
掃墓焚黃贈先妣,存沒沾恩有如此。
天光赫赫照林丘,畫錦煌煌耀桑梓。
親恩已報君恩深,知君臣子一生心。
兩全忠孝垂青史,贈言如贈雙南金。
病中哭伯固二首
其一
明 ·
鄭善夫
五言律詩
我眼雙枯盡,那堪更哭君。
平生猶鐵石,靈爽定風云。
葵藿雖同志,凰麟不戀群。
吾徒向凋謝,誰黻太
平文
。
挽柳加
平
(永起)
文
明 ·
鄭百昌
七言律詩
玉雪襟懷松柏姿,風流文采是吾師。
豈知半載關河別,永結(jié)重泉殄瘁悲。
德行誰成千字誄,姓名應入八哀詩。
平生愿舉肩輿志,哭向靈床奠一卮。
南樓野眺
明 ·
易昌第
七言律詩
迎薰畫閣與云連,側(cè)目東流百谷川。
曲直田成千里照,高低屋接萬家煙。
黃龍山色侵衣袂,烏石松聲奏管弦。
自是神君開八極,閒來把酒對青天
(民國《和平縣志》附《和
平文
徵》卷二)
。
按:戴武軍、李君明整理
觀燈
(丙寅)
清 ·
李學逵
王京建巳月,觀燈歲大聚。
八日世所重,但愿見和煦。
其夜巷無人,在家惟矇瞽。
趫者先晝出,肆游遍墟塢。
云從大街頭,擁立如墻堵。
斗靡自邸第,務奇達宮府。
市井事佽助,盛飾無與仵。
束縛百丈木,交竿遞撐拄。
惡少美身手,拽索聲許許。
眾中得最高,喜如堆黍稌。
雉尾戰(zhàn)風色,列幟比點伍。
其旁振鳴鐸,朱纓奭當午。
巧者作烏兔,赤白常吞吐。
夜光燦連珠,累累緣?組。
形模亦非一,繼出誰能譜。
北斗未夜半,七點垂廊廡。
五星按五方,比色羅琮琥。
大字太
平文
,請祝在草莽。
日月象并明,萬壽祝君父。
東方青色龍,頓角受分部。
朱鳥足蹩躠,無乃厭塵土。
雄虎金貼眼,唅呀對玄武。
枵然敗龜殼,被蛇纏其肚。
爾守但虛名,有肉不可脯。
欄楯大周阹,當中出雕宇。
步櫩聳高牙,欞星?半戶。
小童側(cè)侍立,五官粲媚嫵。
盆山細嶙峋,偶觖昔邪補。
緗桃淺敷萼,其實亦三五。
可憐兩粉蝶,未下但栩栩。
石榴十字裂,有鳥啄且俯。
秋橙亞其枝,匼匝縋馬乳。
烏椑動八楞,惜此未咀?。
紫色茄殊酥,晚結(jié)瓜必苦。
番椒蓬藟子,細瑣誰指僂。
行人悄動色,沿樓見畫鼓。
采色耀清晝,繪事徵諸古。
壽亭美于思,義勇殲魏虜。
?身比俊鶻,疾呼勢?虎。
劍戟凜觀瞻,嘆惜起仆豎。
紗紋淡若空,雕鎪自外睹。
嗾犬者誰子,俯視獨踽踽。
其后騎如云,注槊從操弣。
鴻飛決云霓,草平迸鹿麌。
呿呀走且僵,目逆旋回互。
舸??萬斛量,拍浮不移櫓。
黃帽但坐睡,意似戀江浦。
??大方升,所懼挹風雨。
新窯鄭州產(chǎn),瓶瓴疊罌甒。
丹青隱花繡,豐大無苦窳。
西瓜削其瓤,紅子粲可數(shù)。
蓮花攢九層,有跌如可迕。
微風出其中,軒軒綠荷舞。
仙娥一枝花,腳踏鳳凰羽。
沙彌渥赭顏,露丑揚其股。
機關之所使,無以偃師怒。
昏昏九馗中,側(cè)佇冠章甫。
舉止頗清秀,捉箑護其輔。
絆鶴有雙絳,曳鱉只一縷。
赪鯉老有神,撇尾甚跋扈。
鵝子盡幺么,落燼竟無??。
圜者取滾地,大不踰鈷?。
蒜頭萬萬計,賤貧恣所取。
雖然施紅綠,未免用工粗。
連擔每過叫,緣棚亦坐賈。
終南紫閣頭,勝事比杜鄠。
游人暮呼呶,不醉愁童羖。
糝餅取黃榆,烹鱮出翠釜。
紈绔閒妖姬,絲管愁肺腑。
城中自不夜,星宿失光昈。
常年柳市東,淡紅照場圃。
北壟盡荒涼,數(shù)點依窮蔀。
西鄰老鹖冠,自不憎寒腐。
舊俗置瓦缶,快意煩拍拊。
小?剪畦蔬,可以侑清酤。
事物有原始,取信非訓詁。
漢家重太一,祀事孰敢侮。
上元動燃火,壯觀薄四滸。
嗣后寢廣張,弊流不任杜。
此方異所事,致敬首佛祖。
傳言浴佛日,求福須自努。
供養(yǎng)在膏火,至曉視其炷。
炯徹福無量,否者夭且窶。
此事竟杳茫,自足紿翁姥。
金生穎悟姿,于今費譚麈。
至圣恥媚灶,不以移所主。
舊游道京國,稍覺懊憹瘉。
語闌視殘燼,朝光射楹柱。
探春 暖炕
清 ·
楊夔生
翠幕遮邊,錦毹貼面,轉(zhuǎn)盼恰
平文
砌。
素壁穿云,丹砂鑿井,夢帶煙霞滋味。
重把筠枝掃,較燕壘、香泥涂細。
賺他畫句爐閒,莫為銷寒作計。
臘尾風威正厲。
笑罷蹴湯婆,添須灶婢。
潤逼唐花,香醺吳箬,消受清溫窗幾。
吹徹霜天角,把一枕、瞢騰驚起。
試問征人,鐵衾偎暖猶未。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