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周霆震
共 2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次
石田先生
用東坡清虛堂韻自述
明 ·
沈鐘
休官寄鄂棲金沙,食非庾廩門非衙。
深山甘尋麋鹿友,秋江耐種芙蓉花。
桑榆低懸遲暮景,樵漁密結(jié)比鄰家。
倚床浪翻書剔蠹,繞樹錯信兒打鴉。
每聞風(fēng)飆詫仙籟,或指雪片疑瓊葩。
哦詩濫收瓦與礫,款客薄藉瓜仍茶。
野渡橫舟拚一系,嚴城警鼓驚三撾。
桃源九溪路曾入,匡廬五老頭堪爬。
乾坤旅舍只如幻,歲月駒隙良足嗟。
生平知己劍猶在,直氣尚復(fù)沖飛霞。
解嘲詩(并序)
明 ·
屠滽
予于弘治丙辰承乏天曹四月十三日科道官奉旨俱下錦衣衛(wèi)獄,予召四司詢科道得罪之由,皆曰不知,且言諸衙門所進民情封事既得旨例捧到科交收,今既下獄,無人收領(lǐng),各官既不得領(lǐng)出于外,又不可留宿于內(nèi),聞先朝亦嘗有科道,官下獄請命中書等官攝其事,予未暇答銓。司具其事,呈堂日已至申,乃急為轉(zhuǎn)達,遂得俞旨。是夕臺部封事方得人收納。次日,予鄉(xiāng)姻宮詹楊公〈名守阯別號碧川今升南京吏部尚書致仕〉致書于予,大意言科道官下獄閣下,即當(dāng)抗疏請貸如何,差官代其事,予以不知科道官得罪之由,難便請貸,及臺部封事無人領(lǐng)收事不可緩之,故答之次日早鄉(xiāng)友掌科呂公〈名獻今任順天府尹〉問予曰:楊公昨有書與閣下否。予曰:有。因誦彼此書中大意。呂公曰:楊公亦以此書送六科,科中人皆疑之。予笑而不答,后與楊公往還如舊者,經(jīng)十馀稔,未嘗言及此事。今年秋,朝退還邸第,有客以
石田先生
詩集與犬子徑者,偶抽一冊目之,見五言古風(fēng)一首,題曰:讀楊宮詹與屠太宰論事劄驚曰:異哉。讀畢不覺大笑,因次韻一章名曰解嘲云。
宦游久京國,學(xué)通尤未通。
見惡必遠避,見善嘗加恭。
石田乃隱者,賦詩亦多工。
如何論朝政,所論殊不公。
此札實差謬,何謂聲枌枌。
到處任播揚,有類衡與縱。
碧川居論思,如何不納忠。
致書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麗長空。
堯舜喜復(fù)出,萬幾任匆匆。
納諫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荊榛委籬落,芝術(shù)收藥籠。
萬姓樂熙皞,四方無鞠讻。
今上初出閣,庶事元老總。
九卿集東閣,講官索儒宗。
先求語言正,更論德學(xué)崇。
人各薦一二,不稱交相攻。
老夫薦兩楊,碧川川流壅。
為語帶鄉(xiāng)音,不及問學(xué)充。
因之又復(fù)薦,元老耳若聾。
欣然用石齋,萬口稱股肱。
碧川已備知,豈肯心懷兇。
同鄉(xiāng)又相親,度量廓有容。
維時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縲紲,難便責(zé)保庸。
顛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臺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無人收,厥職誰與供。
越例送臺部,又恐觸袞龍。
天曹借中書,攝事猶賓鴻。
此舉實舊規(guī),碧川豈不聰。
書來既善道,如何報科中。
彼若擊巨石,我猶履薄凍。
今復(fù)寄吳下,大傷君子風(fēng)。
碧川豈為此,姻舊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銓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沖。
當(dāng)時呂都諫,氣節(jié)儕何颙。
亦嘗論此輩,懷毒猶??蜂。
其禍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與禍淫,循環(huán)兩無窮。
莫道此言虛,應(yīng)若豐山鐘。
云衢謾委蛇,何必好怔忪。
馬周三十貴,屢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縈心胸。
石田若聞此,其言未必從。
我欲到虎丘,攜酒追吟蹤。
愿言保遐壽,待我談始終。
《孝宗實錄》:"先是岷王奏武岡州知州劉遜諸不法事,上命逮遜,科道交章諫阻。上怒,四月戊子,下六科給事龐泮等四十二人、御史劉紳等二十人于錦衣衛(wèi)。是月庚寅,以六科缺人掌印,命于尚寶司及中書舍人內(nèi)暫委六人署事,從吏部尚書屠滽奏也。乙未,上從滽等公疏,即日釋泮等,仍各罰俸三月。"○屠公以弘治十三年致仕,正德二年四月起掌都察院,四年閏九月致仕,則屠寄此詩當(dāng)在丁卯、戊辰間,所謂"經(jīng)十余稔未嘗談及此事"者也。屠詩云:"愿言保遐壽,待我談始終。"然都憲之解任在閏九月,而
先生
以八月捐館矣。
雨中撿篋得
石田先生
丁卯歲贈詩云多時契闊費相思就見江城喜可知時事但憑心口語老人難作歲年期林花及地風(fēng)吹糝檐溜收聲雨散絲明日孤蹤又南北教云封記壁間詩后題五月十一日適是日亦五月十一及今丁丒恰十年而
先生
下世八年矣因追和其韻以致感嘆
其一
明 ·
文徵明
七言律詩
碧云何處寄遐思,往事惟應(yīng)歲月知。
奕奕風(fēng)流今昔夢,離離殘墨死生期。
憶公感慨身難贖,顧我飄零鬢亦絲。
欲詠江城當(dāng)日句,淚花愁雨不成詩。
雨中撿篋得
石田先生
丁卯歲贈詩云多時契闊費相思就見江城喜可知時事但憑心口語老人難作歲年期林花及地風(fēng)吹糝檐溜收聲雨散絲明日孤蹤又南北教云封記壁間詩后題五月十一日適是日亦五月十一及今丁丒恰十年而
先生
下世八年矣因追和其韻以致感嘆
其二
明 ·
文徵明
七言律詩
花落江城有所思,雙娥寺里寫相知。
高人不見王摩詰,長笛空悲向子期。
細草含煙情脈脈,涼風(fēng)吹雨淚絲絲。
十年不踏西州路,忍啟
緗奩
讀舊詩。
宿相城有懷
石田先生
明 ·
文徵明
七言律詩
何處重占處士星,草堂突兀夜燈明。
風(fēng)流已與人都盡,手澤空憐物有情。
依舊短墻圍野色,不禁高樹送秋聲。
傷心未了生前約,漁子沙頭一棹橫。
題
石田先生
畫
明 ·
文徵明
細泉汩汩落澗平,蒼煙不動沙州橫。
湖亭欲上山滿目,新水浮空春雨晴。
江南此景誰貌得,
石田先生
最神逸。
輕風(fēng)淡日總詩情,疏樹平皋俱畫筆。
由來畫品屬詩人,何況王維發(fā)興新。
胸中爛漫富丘壑,信手涂抹皆天真。
墨痕慘淡發(fā)古意,筆力簡遠無纖塵。
古人論畫貴氣骨,
先生
老筆開嶙峋。
近來俗手工摹擬,一圖朝出暮百紙。
先生
不辨亦不嗔,自謂適情聊復(fù)爾。
豈知中有三昧在,可以意傳非色取。
庸工惡札競投集,鳳凰一出山雞靡。
高堂拂曉見滄洲,恍然置我重巖里。
定應(yīng)奪卻造化工,不然剪取吳淞水。
神完意到輕千年,題作古人誰不然。
和
石田先生
落花詩(二十首)
其一
明 ·
唐寅
七言律詩
今朝春比昨朝春,北阮番成南阮貧。
借問牧童應(yīng)沒酒,試嘗梅子又生仁。
六如偈送錢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
多少好花空落盡,不曾遇著賞花人。
和
石田先生
落花詩(二十首)
其二
明 ·
唐寅
七言律詩
夕陽芳草笛悠悠,春盡驚看又轉(zhuǎn)頭。
淅瀝風(fēng)光搖草樹,驂驔時節(jié)逐川流。
臨階思數(shù)脂千片,繞樹空煩繡半鉤。
九十詔光梭脫手,多情又作一番愁。
和
石田先生
落花詩(二十首)
(題一作《落花圖詠》)
其三
明 ·
唐寅
七言律詩
忍把殘紅掃作堆,紛紛雨里毀垣頹。
蛤蜊上市驚新味,鵜鴃催人再洗杯。
肯唱驪歌送春去,悔教羯鼓徹明催。
爛開賺我平添老,知到來年可爛開。
和
石田先生
落花詩(二十首)
其四
明 ·
唐寅
七言律詩
芒鞋布襪罷春游,粉蝶黃蜂各自愁。
傍老光陰情轉(zhuǎn)切,惜花心性死方休。
膠粘日月無長策,酒對荼蘼有近憂。
一曲山香春寂寂,碧云莫合隔紅樓。
共 2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