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異生死,三年能幾時。
埋玉不可見,拱木徒興悲。
通老奉香火,坐閱歲月移。
圓顱點飛霜,夷曠真吾師。
一壺村酒膠牙酸,十數(shù)胡皴徹骨乾。
隨著四婆裙子后,杖頭挑去賽蠶官
觀潮閣在東溟上,有客來登自華陽。
不道雪山通老柏,卻看朝日上扶桑。
勝游氣合南三郡,妙畫家傳晉二王。
后會不知誰與繼,爾江吾海永相望。
事親必悅,悅親有道。
孝友之尚,詩書之好。
聞義必徙,匪彝罔蹈。
則親之心,無貳無虞。
含飴弄孫,以怡以愉。
芝蘭玉樹,茂長庭除。
舍是不思,惟日孜孜。
衣必輕煖,食必甘肥。
異乎曾子,非余所知。
白首除郎已晚哉,民間桑柘手親栽。
蓋棺只著深衣去,行李空擔語錄回。
主祭遺孤猶未冠,著書殘藁漫成堆。
可憐薄命飄蓬客,虛事江西莫府來。
昔抱遺編事悅堂,蟆陵宰樹想荒涼。
問君鄉(xiāng)土生悲感,家住秦溪又姓楊。
憶昔移居詩,在集篇篇好。
就中語奇絕,最是涉與島。
誰歟作此圖,題以楊通老。
行行四五人,長短各有荷。
瓢者帽且髯,席者頭不裹。
或牧而尚髫,或負而似跛。
孟光衣頗寬,靈照袖亦拖。
一兒解持箠,一兒才剪箠。
處士獨跨驢,牛乃背其媼。
彼羊驅于前,彼貓肩于左。
琴二荻籃雙,生計亦甚夥。
應嫌俗子知,必住深山可。
低眉得何句,手卷豈其稿。
若逢李十二,定復歌飯顆。
薏苡或招讒,胡椒能惹禍。
君子哉若人,萬物備于我。
潛夫兩跋最窮研,通老安身是契玄。
偶向晴窗展臨本,無人當日扣龍眠。
詩律如禪不二門,慚于無佛處稱尊。
卅年溫卷堆書屋,一日春風破藥園。
君自冰壺融玉雪,我無金鑒拭塵昏。
入秋擬學楊通老,未敢猖狂濫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