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李深
相關(guān)人物:
共 3 位
。
共 9 首
答梅圣俞靈烏賦
(1037年)
北宋 ·
范仲淹
七言絕句
危言遷謫向江湖,放意云山道豈孤。
忠信平生心自許,吉兇何恤賦靈烏
(同上書卷二三四六)
。
按:宋王象之《輿地紀(jì)勝》卷三三《江南東路·饒州》作
李深
詩,題作《題范文正公祠堂》。
同畢紹寓泊永
①
城招
李深
昆仲
(畢字彥祖,李字道源。丙寅二月賦)
(1086年2月)
北宋 ·
賀鑄
七言律詩
① 原作水,據(jù)清抄本、四庫本改
滿城楊柳正黃繁,幾處鞦韆出短垣。
經(jīng)雨河流失清淺,帶云春色乍寒暄。
從來嵇阮耽琴酒,況得機(jī)云好弟昆。
咫尺津亭望齋館,杖藜相過莫辭煩。
對月偶成
(元祐丁卯,年二十四(按晁說之生于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元祐二年丁卯[一○八七]當(dāng)為二十九歲,此作年二十四,誤),為兗州法掾,考試歷城,與劉跂斯立、
李深
資道唱和,凡二十六首,內(nèi)六首見律詩卷。)
(1087年)
宋 ·
晁說之
我屋天之東,月從海西來。
不解傳消息,起舞興悠哉。
千里玉繩斷,萬頃金波開。
為我清皮骨,憐我兀塵埃。
座有玉山人,欣然共徘徊。
談笑喜復(fù)喜,詎必蝦頭杯。
與
李深
梁山泊分韻得輕風(fēng)生浪遲五首
其一
宋 ·
劉跂
五言律詩
大澤水常滿,秋來洲渚平。
游鱗不能渡,短棹若為行。
氣吐西江蜃,風(fēng)摶北海鵬。
波濤未可料,汩沒恐身輕。
與
李深
梁山泊分韻得輕風(fēng)生浪遲五首
其二
宋 ·
劉跂
五言律詩
從今魚易得,居與水相通。
世事青天外,生涯高浪中。
蒲深疑落日,萍轉(zhuǎn)覺回風(fēng)。
勸爾終身計,鴟夷是范公。
與
李深
梁山泊分韻得輕風(fēng)生浪遲五首
其三
宋 ·
劉跂
五言律詩
為問風(fēng)多逆,舟行太緩生。
漁歌不用調(diào),水宿莫論程。
飽有雕胡飯,香無錦帶羹。
相看乏酒飲,愁劇似淵明。
與
李深
梁山泊分韻得輕風(fēng)生浪遲五首
其四
宋 ·
劉跂
莊生語逍遙,元子稱漫浪。
此身如土梗,雕刻不成樣。
何心解賓戲,猶欲避官謗。
默默難具論,幽愁浩盈望。
與
李深
梁山泊分韻得輕風(fēng)生浪遲五首
其五
宋 ·
劉跂
丹鳳不出世,整翮上林枝。
黃鵠非所擬,翔集偶為期。
風(fēng)高不易到,歲晏仍苦饑。
扶持幸有托,敢厭路逶遲。
和歸去來辭
明 ·
李民宬
陶淵明歸去來辭。千古絕唱。無擬作者。惟東坡和之。南遷時所作。以今觀之。用事太工。去陶遠(yuǎn)甚。然豈易言哉。近有鄉(xiāng)士為余誦
李叔平
氏所和之作。愛其詞韻雅淡。有足以起余者。續(xù)以和之。蓋將自省。不必寄
叔平
云。
歸去來兮,我已歸田將安歸。
仰前脩之高蹈,心慊慊而自悲。
夸父愚于競步,景逾遠(yuǎn)而猶追。
終顛仆而莫哀,今與昨其俱非。
幸皇天之降鑒,寬城旦之赭衣。
不終朝而三褫,昧禍幾之危微。
出都南邁,水浮陸奔。
僮稚驚歡,我行在門。
松竹交翳,琴書俱存。
芳醴盎盎,注茲洼樽。
引壺觴而強(qiáng)酌,緬古人而厚顏。
擬遁跡于鹿門,為妻孥而遺安。
將抱甕而灌園,謝桔槔之機(jī)關(guān)。
掃胸中之勃溪,洞物我以一觀。
從大海之魚躍,任長空之鳥還。
希玄風(fēng)于柱下,樂真常于祗桓。
歸去來兮,請從此而遠(yuǎn)游。
然吾聞之異是,盍舍彼而反求。
惟君子之坦蕩,豈貧寠之為憂。
有先人之遺書,是舌耕之良疇。
虛往實歸,匪車匪舟。
樂此而終吾身,奚必周流乎九丘。
付行止于彼蒼,信遇?
(一作坎)
與乘流。
聊俛仰于宇宙,悟身世之浮休。
已矣乎,生也有涯歸有時。
其來不拒去不留,知命不憂聽所之。
軒冕非所圖,道德以為期。
如農(nóng)夫之望歲,須竭力于耘耔。
則明哲以保身,仰大雅之有詩。
惟修身以俟命,圣有訓(xùn)兮汝勿疑。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