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河南人。劉微子。美儀容,有俊才,工詩文。善丹青,以山水樹石知名。玄宗開元中,應舉不第,遂退隱于潁陽大谷汝水之濱,與李頎、元德秀等游。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唐詩匯評
劉方平,生年年不詳,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唐初功臣劉政會玄孫。年二十,工詞賦。天寶中,舉進士不第,遂隱居潁陽太谷,終身不仕。工詩,善畫山水,與元德秀、李頎、皇甫冉等友善,素穎士譽之為“山東茂異”,李勉亦甚重之。有《糾方平詩》一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一卷。
作品評論
人物簡介
【介紹】: 唐人。排行第七。豪放倜儻,落魄半生,年四十尚無祿位。嘗從軍為掌書記,與軍帥不和,拂衣而歸。玄宗天寶初,曾為執(zhí)戟。工詩,尤擅五律,頗負時名。唐玄宗退居西內時,常吟其《詠木老人》詩以遣愁。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唐詩匯評
梁锽,生卒年里貫均未詳,落魄半生,年四十尚未入仕。天寶初,曾官執(zhí)戟。又曾從軍掌書記,因與主帥不相得,拂衣歸。與李頎、岑參、錢起友善?!?a target='_blank'>國秀集》、《元和御覽詩》均曾選錄其詩?!?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十五首。
人物簡介
【生卒】:?—762 【介紹】: 唐隴右臨洮人。李晟子。少謙謹。領夏綏銀宥節(jié)度使,政簡而嚴。節(jié)度鳳翔,近聲色而政荒。徙宣武,坐事貶隨州刺史。入為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復拜河中、晉、絳等節(jié)度使。軍政愈弛,幾亂。卒贈司徒。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代宗至憲宗間詩人。令狐楚編《御覽詩》收其詩2首,《全唐詩》據(jù)以收入。其時名李愿者有3人:一為名將李晟之子李愿(?—825),隴右臨洮(今青海樂都)人。因父功入仕。憲宗、穆宗間歷任夏綏、武寧、鳳翔、宣武、河中諸鎮(zhèn)節(jié)度使。《全唐詩》小傳謂即此人。但此為武人,史籍中未云能詩。二為韓愈友人,隱于孟州濟源盤谷,自號盤谷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韓愈作《送李愿歸盤谷序》,推重其德行。憲宗元和六年(811),盧汀作詩二章送之,韓愈有詩奉和。事跡見《韓昌黎集》。三為金部郎中李思諒之孫,李敬臣之子,出趙郡東祖房,事跡不詳,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上》。3人之中,當以隱士李愿之可能性為大。又《全唐詩外編》補李愿詩2首亦難以斷其歸屬。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41—801 【介紹】: 唐鄭州滎陽人,自號白云翁。代宗大歷四年登進士第。德宗建中元年,舉軍謀越眾科。拜高陵尉。興元間,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參謀。累遷吏部郎中。貞元十六年,自河東行軍司馬,拜河東節(jié)度使。次年病卒。能詩,與歐陽詹善。令狐楚入其幕,儋厚遇之,楚因自號白云孺子。
【生卒】:741—801 自號白云翁,郡望滎陽(今屬河南)。代宗大歷四年(769)登進士第。德宗建中元年(780)應軍謀越眾科及第。拜高陵尉。興元間,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參謀。后歷任大理丞、太常博士、司封郎中、吏部郎中等職。貞元十六年(800)自河東行軍司馬為河東節(jié)度使。次年病卒。《韓昌黎集》卷二六有其神道碑?!?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署鄭中丞。據(jù)《歐陽行周集》,可知乃鄭儋作。
人物簡介
【生卒】:755—? 【介紹】: 唐河中人,字景山。德宗貞元五年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歷秘書郎、太常博士、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穆宗時復召為國子司業(yè)。工詩,旦暮吟詠不輟,年老頭搖,人言吟詩所致。年七十致仕。文宗太和中為河中少尹,不領職務,歲給祿以終其身。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5—? 字景山,行第十二,河中(今山西永濟西)人。德宗貞元五年(789)登進士第。憲宗元和六年(811)以監(jiān)察御史為河中節(jié)度使從事。歷太常博士、鳳翔少尹等職。穆宗長慶元年(821)為國子司業(yè)。四年以河中少尹退歸鄉(xiāng)里,韓愈有《送楊少尹序》記其事。生平見《唐才子傳》卷五、《唐詩紀事》卷三五。一生吟詠不輟,年老頭搖,人言吟詠所致。早年以“三刀夢益州,一箭取遼城”(《贈盧洺州》)知名。與白居易、元稹、劉禹錫、張籍等詩人相交往。趙璘稱:“巨源在元和中,詩韻不為新語,體律務實,工夫頗深?!?《因話錄》卷三)王夫之稱其“七言平遠深細,是中唐第一高手”(《唐詩評選》卷四)。《全唐詩》存詩1卷?!度圃娎m(xù)拾》補3首,斷句5,題1則。唐詩匯評
楊巨源(755-832?),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登進士第,授校書郎。元和中,以監(jiān)察御史為張弘靖河中幕從事。入朝,自秘書郎遷太常博士,再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為國子司業(yè)。長慶四年,年七十致仕返鄉(xiāng),執(zhí)政奏以為河中少尹,不絕其祿。后以國子祭酒致仕。巨源以詩聞于元和、長慶間,為韓愈、張籍、元稹、白居易等知重。與令狐楚、李逢吉尤善。有《楊巨源詩》一卷。《全唐詩》編詩一卷。
作品評論
清奇雅正主:李益?!胧沂耍簞㈩?、僧清塞、盧休、于鵠、楊洵美、張籍、楊巨源、楊敬之、僧無可、姚合。司空圖《與王駕評詩收》
劉公夢得、楊公臣源,亦備有勝會。郡齋讀書志
巨源在元和中,詩韻不造新語,體律務實,用功頗深,旦暮搖首,微詠不輟,年老成疾。吳禮部詩話
楊巨源始與元、白學詩,而詩絕不類元、白?!拊辞逍旅鲊?,有元、白所不能至者。唐才子傳
巨源才雄學富,用意聲律,細挹得無窮之源、緩雋有愈永之味。長篇刻琢,絕句清泠,蓋得于此而失于彼者矣。詩藪
此君中唐格調最高,神情少減耳。唐音癸簽
唐大歷后,五七言律尚可接翅開元,惟排律不人競。錢、劉已降,氣味總薄。元、白中興,鋪敘轉凡。所見中唐揚臣源、晚唐李商隱、李洞、陸龜蒙三家。楊則短韻不失前矱,三家則長什尤饒新藻。《唐詩評選》
此公七言,平遠深細,楚中唐第一高手,《紀事》稱其不為新語,律體務實。所云新語者,十才子以降,枯枝敗梗耳。虛實在神韻,不以興比有無為別。如此空中構景,佳句獨得,詎不賢于硬架而無情者乎?以此求之,知此公之奏雅子鄭、衛(wèi)之濱,曲高和寡矣。養(yǎng)一齋詩話
余謂七律法至于子美而備,筆力至子美而極。后此如楊巨源、劉夢得甚有工夫。《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楊少尹情致纏綿。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介紹】: 唐人。德宗興元元年,從事東都幕府,與穆員、武元衡友善。時大旱,蝗蟲為災,總賦《蝗旱詩》,穆員稱賞之,為作序。累官池州刺史。其詩為時所重,令狐楚《御覽詩》選入。
人物簡介
【生卒】:?—835 【介紹】: 唐太原人,字廣津。德宗貞元進士,登宏辭科。初為藍田尉,召充翰林學士,拜右拾遺。憲宗元和初貶虢州司馬。后累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穆宗時任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后又任鹽鐵轉運使、江南榷茶使等。文宗時進封代國公,拜司空,加開府儀同三司,仍兼領江南榷茶使。收淄、青等州銅鐵冶賦稅,罷京畿榷酒錢,變茶法為官采官賣。涯博學好古,能為文,家書數(shù)萬卷。甘露之變時,涯為相,不預李訓等謀,被宦官仇士良等冤殺。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63?—835 字廣津,排行二十??ね?今屬山西),籍貫未詳。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及第。十八年中博學宏辭科,釋褐藍田尉。憲宗元和年間任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承旨學士等職,十一年(816)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三年罷為兵部侍郎。文宗大和三年(829)為太常卿。四年為吏部尚書領諸道鹽鐵轉運使,進右仆射,封代郡公。七年再次入相。九年于“甘露之變”中被殺。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涯博學好古,文有雅思。家聚圖書萬卷,多藏法書名畫。其詩“風韻遒然,殊超意表”(《唐才子傳》卷五)?!?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內《廣宣上人以詩賀放榜和謝》一首,實乃王起詩,見《唐摭言》卷三。《全唐詩續(xù)拾》補1首。唐詩匯評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八王涯(約765-839),字廣津,太原(今屬山西)人。貞元八年(792),登進士第,又登宏辭科,授藍田尉。貞元末,召為翰林學士,拜右拾遺。元和三年,自起居舍人眨虢州司馬,移袁州刺史。入為兵部員外郎、知制誥,復入翰林,累遷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十一年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穆宗立,出為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入為戶部尚書、鹽鐵轉運使。寶歷二年,出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大和七年,復為相,“甘露事變”中合家被害。涯博學善詩文,尤精《大玄》。元和中與令狐楚、張仲素同在朝,詩歌唱和,編為《三舍人集》,今存。有《王涯集》十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涯字廣津。太原人。貞元八年進士。又舉宏詞。累擢翰林學士。進起居舍人。元和中轉工部侍郎。封清源縣男。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罷相。守兵部侍郎。文宗朝為左仆射。以本官復同平章事。封代國公。拜司空。加開府儀同三司。李訓謀誅宦官。事敗。仇士良鞫涯。笞令手書自誣同謀誅。昭宗天復初大赦。明其冤。追復爵位。
作品評論
人物簡介
【生卒】:?—819或820 【介紹】: 唐宿州符離人,郡望河間,字繪之,一作繢之。德宗貞元十四年進士。復中博學宏辭,任武康軍從事。憲宗元和中歷屯田、司勛、禮部員外郎,與段文昌同任翰林學士。以司封郎中知制誥,終中書舍人。善詩。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唐詩匯評【生卒】:769—819 字繪之(一作繢之)。郡望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東北),符離(今安徽宿州符離)人。晚唐宰相張浚之祖。德宗貞元十四年(798)登進士第。復登博學宏詞科。入徐州節(jié)度使張愔幕。憲宗元和七年(812)任屯田員外郎,兼考判官,同年轉禮部員外郎。歷司勛員外郎、禮部郎中、翰林學士。十三年充翰林承旨學士。次年遷中書舍人,卒。曾受詔為盧綸編遺集。生平事跡散見丁居晦《重修承旨學士壁記》、《唐詩紀事》卷四二等。工賦,著《賦樞》3卷,已佚。其詩“多警句,尤精樂府,往往和在宮商,古人有未能慮者”(《唐才子傳》卷五)。其《燕子樓詩三首》詠關盼盼事,白居易愛其“詞甚婉麗”,作和詩3首。其詩與王涯、令狐楚詩合編為《元和三舍人集》。《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續(xù)拾》補斷句2。
全唐文·卷六百四十四張仲素(?-819),字繪之,河間(今河北獻縣)人。貞元十四年(798)登進士第。為徐州張愔幕從事。貨元末,入為司勛員外郎。元和七年,以屯田員外為吏部考判官,遷禮部郎中。十一年充翰林學士,累遷司封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卒。仲素工樂府,元和中與令狐楚、王涯同在朝,詩歌唱和,編為《三舍人集》,今存,又有《詞圓》十卷、《賦柩》三卷,均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仲素。河間人。官中書舍人。
作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