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字:
系統(tǒng)將對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撚
字在詩句中的位置:
第 1 字
第 2 字
第 3 字
第 4 字
第 5 字
第 6 字
第 7 字
第 8 字
第 9 字
第 10 字
詩句按體裁分類:
七絕
七律
七排
詞
古體
樂府
曲
辭賦
聯(lián)
唐
一砵和尚
藥是病,病是藥,到頭兩事渾捻卻。
一砵歌
秦韜玉
亂花織錦柳撚線,妝點池臺畫屏展。
貴公子行
北宋
田錫
幽咽輕攏慢撚聲,鸞皇引雛啄珠玉。
華清宮詞
陳昉
盡是筆頭那撚得,枝枝葉葉有冤聲。
詩一首
蘇軾
君不見潞州別駕眼如電,左手掛弓橫撚箭。
贈寫真何充秀才
毛滂
槐陰翠圓吏已散,歸來下簾手撚須。
仆性懶慢喜睡而吏事亦早休因得遂其欲琳老數(shù)語仆曰當屈伸步趨以散郁滯乃以詩送白術或云餌術能長生絕谷致神仙茍未至尚能耐寒暑其骨健輕難老儻然則仆異時芒屨布裘步尋此老于徑山之上爾
宋
王之道
我思東坡不可見,夜諷新詩還撚須。
贈李廷吉知縣
南宋
陳長方
莫歌長鋏歸來乎,不須苦吟頻撚須。
歌贈葉季質
李處權
六一居士最能賦,東坡先生追撚髭。
次韻德基效歐陽體作雪詩禁體物之字兼送表臣才臣友直勉諸郎力學之樂仍率同賦 其一
范成大
老翁飲罷笑撚須,明朝重來醉屠蘇。
臘月村田樂府十首 其八 分歲詞
華岳
建水合流三百里,直下富沙如撚指。
平政橋
又不見長沙洞清畫龍蛇,滿軸煙云翻撚指。
贈陳道人
趙孟堅
小試抽書嚏撚細,鼠牙入水銀須生。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金
李奎報
置酒重呼一捻紅,與君共賞雙垂綠。
復答徐公
元末明初
戴奎
有時憑高一撚髭,汀煙沙鳥皆吾詩。
與趙思晏賦來青樓雖作而不與
明
陳璉
漢家規(guī)模止如此,四百光陰猶撚指。
登歌風臺
吳寬
想公聞此當撚須,秋風高興非莼鱸。
為白郎中題荷花鵝圖
成伣
誰分寸根遍海東,留作西堂一捻紅。
別室牧丹盛開
李滉
君山舟上呂逢仙,奪秀亭中劉捻鐵。
歧亭十詠 其四 孤山聽笛
王世貞
主人對君一撚髭,世上小草吾何知。
竹窗歌題同年周叔夜父卷
許筬
風光滿前不入詩,目極天外徒撚髭。
雨后東巖即事。以雨后宜返照。分韻得宜字
明末清初
吳偉業(yè)
明珠瑟瑟拋殘盡,卻在輕攏慢撚中。
琵琶行
清
黃之雋
亂花織錦柳撚線,吳姬越女羞上機。
艷歌行 其十三
沈德潛
此花昔在叢臺中,錦幕常遮一捻紅。
張氏牡丹花歌
此花昔在叢臺中,錦幕常遮一捻紅。
接渡橋張氏牡丹花歌
顧光旭
漢家故事柏梁詩,詰朝珥筆看撚髭。
觀嚴中允升平嘉宴詩記恭賦
翁方綱
陳公搦管徐撚須,各有漁洋目光在。
五客話舊圖
舒位
人前道卻橫波字,春印纖纖一捻紅。
眉生小印歌為陳涇南秀才作
何紹基
年過四十日撚須,咄哉漆室聞長吁。
王亮生擁書圖
繆贊熙
不禁相看笑撚髭,人生聚散竟如斯。
贈張謹齋刺史
清末
張之洞
白蓮池上東撚滅,馬山口外西撚奔。
五北將歌 科爾沁僧忠親王
清末民國初
王闿運
世間但識避捻發(fā),寧料官軍為貉髳。
李烈女詩
清末至民國
陳衍
艱辛容易各有致,樊易叉手袁捻須。
送實甫兵備督關云南次其留別之韻并寄樊山布政
陳三立
一日得過又無事,為喚小舸同捻鼻。
叔澥別抵下關無江船復還因攜泛小舟至吳園晚飲酒榭賦以紀興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何振岱
商量位置手撚須,兼寫春帖猶墨濡。
雨漁移居并感酈泉
王易
時或展頤時撚須,卻無語屑飛當途。
步曾招同子怡樵谷志吾小集來今雨軒得二十八韻
現(xiàn)當代
施蟄存
李侯感事三嘆吁,移宮易徵宵撚須。
題李季偉桴鼓記傳奇
丈人微笑頻撚須。摩挲萬卷心自娛。
奉題王伯祥先生書巢圖兼壽六十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