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統(tǒng)將對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共82,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西晉
  • 傅玄
  • 譚長安與中山,比蒼梧與宜城,造樂限以御□,味密甜而膽苦。 敘酒賦
  • 夏侯湛
  • 味甘滋而清美,同嘉異乎橙橘。 芙蓉賦
  • 味滋芳袖,色麗瓊?cè)铩?/span> 安石榴賦
  • 潘岳
  • 味滋芳神,色麗瓊?cè)铩?/span> 河陽庭前安石榴賦
  • 左思
  • 芳追氣邪,味蠲癘痟。 蜀都賦
  • 張載
  • 言之者嘉其美志,味之者棄事忘榮。 酃酒賦
  • 陸機(jī)
  • 芳郁烈其充堂,味窮理而不?。 瓜賦
北魏
  • 高允
  • 守應(yīng)貞之重禁,味三藏之淵典。 鹿苑賦
南朝宋
  • 謝惠連
  • 味既滋而事美,實(shí)厥苞之最良。 橘賦
南梁
  • 沈約
  • 敖傳嗣于??壤,何安身于窮地,味先哲而為言,固余心之所嗜。 郊居賦
隋末唐初
  • 李百藥
  • 聽簫韶之逸響。味椒掖之馀芳。 鸚鵡賦
  • 謝偃
  • 香有四飛。味逾九轉(zhuǎn)。 高松賦
盛唐
  • 王泠然
  • 味兼金房之蜜。勢盡美人之情。 蘇合山賦
  • 蕭穎士
  • 味編本草之錄。聲徹上林之賦。 聽早蟬賦
中唐
  • 吳筠
  • 味元旨以永日。諷靈篇以自怡。 洗心賦
  • 柳宗元
  • 味不苦口。昏至莫知。 瓶賦
北宋
  • 田錫
  • 味甘而豈獨(dú)蠲疾,品貴而仍堪續(xù)齡。 菊花枕賦
  • 吳淑
  • 若夫色媲渥丹,味侔勺蜜,既號天酒,亦名陰液。 露賦
  • 若乃玩文章于濉渙,修祓除于溱洧,飲玄洲之似蜜,味晉安之如醴。 水賦
  • 或曰坳堂,或稱瀱汋,味識淄澠,斗聞谷洛。 水賦
  • 至其雨里常燃,口中忽吐,類既就燥,味惟作苦。 火賦
  • 味兼百末,價重千錢。 酒賦
  • 名傳上頓,味稱美祿。 酒賦
  • 王禹偁
  • 味之美也,表圣德而靡他? 醴泉無源賦
  • 楊億
  • 味道之腴,配天合符。 天禧觀禮賦
  • 梅堯臣
  • 取有豐約,味有醲泊,則曰圣曰賢。 述釀賦
  • 李清臣
  • 萬有不接吾之心術(shù)兮,味逍遙之陳篇。 超然臺賦
  • 王觀
  • 罷侯為守,郡縣始置,味形勢之孤弱,薄恩親于子弟。 揚(yáng)州賦
  • 蘇軾
  • 味甘馀而小苦,嘆幽姿之獨(dú)高。 中山松醪賦
  • 味盎盎其春融兮,氣凜冽而秋凄。 酒子賦
  • 黃庭堅
  • 涪翁曰:味江之羅山,嚴(yán)道之蒙頂。 煎茶賦
  • 華鎮(zhèn)
  • 味陶唐之遺制,揆奕秋之良策。 感春賦
  • 張耒
  • 歲協(xié)洽而蘄兮,味柔嘉予未得食。 南征賦
  • 李廌
  • 游心羲皇之域,味道周孔之宮。 武當(dāng)山賦
  • 唐庚
  • 時廓舒而浩蕩,復(fù)收歛而凄涼,味九歌之馀哀,閔三閭之孤趣。 南征賦
  • 程俱
  • 撫環(huán)堵之大囿,味藜莧之牛羊。 小山賦
  • 李綱
  • 則有高世之士,味道之人,悟色香之妙覺,獲圓通于見聞。 蓮花賦
  • 夫木無味也,其未為實(shí),味斯酸矣。 后乳泉賦
  • 火無味也,其末為焦,味斯苦矣。 后乳泉賦
  • 土無味也,末為稼穡,味斯甘矣。 后乳泉賦
  • 味前哲之遺風(fēng),每撫篇而太息。 三黜賦
  • 王洋
  • 味不求珍,美不求異,故皽酏粉溲熬母薌極之味不足貴也; 擬進(jìn)南郊大禮慶成賦
  • 蕭廷芝
  • 味出庚辛,須定志以采??; 金液還丹賦
南宋
共82,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