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統(tǒng)將對(duì)詩(shī)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東漢
  • 傅毅
  • 其后則有長(zhǎng)岡芒阜,屬以首山,通谷岋岢,石瀨寒泉。 洛都賦
  • 張衡
  • 托喬基于山岡,直墆霓以高居。 西京賦
  • 發(fā)昔夢(mèng)于木禾兮,谷昆崙之高岡。 思玄賦
東漢末
  • 阮瑀
  • 距疆澤以潛流,經(jīng)昆侖之高岡。 紀(jì)征賦
  • 王粲
  • 于是帝后順時(shí),幸九峻之陰岡,托甘泉之清野,御華殿于林光,潛廣室之邃宇,激寒流于下堂。 大暑賦 其一
曹魏
  • 曹丕
  • 有奇章之珍物,寄中山之崇岡。 瑪瑙勒賦
  • 嵇康
  • 惟椅梧之所生兮,托峻岳之崇岡。 琴賦
  • 曹植
  • 蒼龍虬于東岳,白虎嘯于西岡。 神龜賦
  • 虞世基
  • 拒飛梯于縈帶,聳樓車于武岡。 講武賦
中唐
  • 苻載
  • 邈阻絕乎陵岡。 愁賦
  • 歐陽(yáng)詹
  • 結(jié)白虹于林薄。浮清氣于巖岡。 石韞玉賦
唐末至五代
北宋
  • 王禹偁
  • 表終天之巨痛,甘朽骨于龍岡。 園陵犬賦
  • 文彥博
  • 見可而進(jìn),同鳳鳴于高岡; 鴻漸于陸賦
  • 陳翥
  • 其辭曰:伊梧桐之柔木,生崇絕之高岡。 桐賦
  • 王觀
  • 稅倦鞅于危岡兮,俯樓欄而棲神。 揚(yáng)州賦
  • 張商英
  • 乘醉飽之馀力兮,遂陟巘而緣岡。 東湖賦
  • 張耒
  • 乘醉飽之馀力兮,遂陟巘而緣岡。 游東湖賦
  • 周邦彥
  • 兕虎????,踐巍岳為平岡; 汴都賦
  • 王仲敷
  • 過(guò)乎隕石之野,徑乎龍丘之岡,行乎釣臺(tái)之渚,出乎谷城之塘。 南都賦
南宋
  • 朱熹
  • 徑北原以東騖,陟李氏之崇岡。 白鹿洞賦
  • 崔敦禮
  • 于是或命巾車,或漾輕舟,或窈窕以尋壑,或崎嶇而經(jīng)丘,或采蕨于崇岡,或緡魚于清流,或濯纓于滄浪,或開襟于山樓,或鼓琴以自?shī)?,或彈鋏而悲謳,或脫帽以縱適,或杖藜以遨游,或掘云于嵽蒼之岑,或采月于澄泓之洲。 大暑賦
  • 李知微
  • 披罥徑之荒榛,得瞰隰之平岡,喚起山林之夢(mèng),理幽思之茫茫。 松竹林賦
  • 程公許
  • 枕玉壘之崇岡,帶三峽之怒洪,控六詔為外拒,羅萬(wàn)山為四封。 北定堂賦
  • 想素車千兩,會(huì)葬清溪之岡,形留神馳,傷父師之逝,而藐余小子之無(wú)依也,拊膺一慟而賦之。 幽思賦
  • 王柏
  • 鸮有時(shí)而號(hào)晝,鳳終翙于桐岡。 宋文書院賦
  • 方岳
  • 訊風(fēng)泉與云壑,勞降巘而陟岡。 白鹿洞后賦
  • 陳宗禮
  • 顧瞻下土兮厭埃塵之溟濛,悵已忘兮前岡之松。 懷皋賦
明末清初
  • 李明煥
  • 迤以百里脩壑,圍以千仞岨岡。 玄游賦
  • 洪敬謨
  • 從幽溪而緩步兮,訪洞仙于黃岡。 西征賦